计时工资怎么算(比亚迪正式工计时工资怎么算)

更新:2023-09-19 06:47:44  分享: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工资的计时方法是怎样的

计时工资计算方法:1、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21.75天计算。日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减去104个公休假日,再除以12个月计算求得。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不计算为缺勤天数。2、每月按平均日历天数30天计算。日工资=月标准工资÷30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计算为缺勤天数。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41条工作时间延长限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计时工资制计算公式具体是什么

计时工资是指按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工资的一种方式。计时工资可分为:周工资制、日工资制和小时工资制。那么计时工资怎么算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计时工资制计算公式,希望你们喜欢。

计时工资制计算公式

实行计时工资制的单位,应付职工的计时工资是根据工资标准、考勤记录和有关制度计算的。具体计算过程又因采用月薪制或采用日薪制而有所不同。

采用月薪制计时工资时,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日工资额×缺勤天数

其中:月标准工资可以根据工资卡片的记录取得,缺勤记录可以根据考勤记录取得,日工资率的计算 方法 有如下两种:

(1)每月固定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为每月标准工资除以30天,即:

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30

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率时,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视为缺勤,照样要扣工资。

(2)每月按21天计算(全年365天扣除法定节假日7天及104个公休日,再用12个月平均),日工资率为全月标准工资除以21天,即:

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21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率时,缺勤期间的节假日、星期天不算缺勤,不扣工资。

计时工资的适用范围

由于计时工资是直接以劳动时间计算报酬,简单易行,便于计算;同时,由于各种劳动均可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所以计时工资的适应性强,实行范围广泛,任何部门、任何单位和各类工种、岗位均可采用。其中,最适用于以下行业、企业、车间、工种、岗位:

1. 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技术性强、操作复杂,产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多道操作才能完成,不易单独计算个人的劳动成果的行业和工种。

2. 主要为生产第一线服务和从事辅助工作,其劳动量不便于用产品产量准确计量的工人和服务人员。

3. 劳动量不便于统计计量的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4. 产品、经营项目和生产条件多变的企业。

由于计时工资按照劳动时间支付工资,因此,能够促进职工提高出勤率和提高技术业务水平,保证劳动的质量。但是,它在体现按劳分配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计时工资一般与等级工资制联系在一起,侧重以劳动时间的长短计算工资,不能准确地反映劳动强度和职工个人实际提供的劳动成果,劳动报酬与劳动量之间往往存在着不相当的矛盾。就同等级的各个劳动者来说,他们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付出的劳动量有多有少,劳动质量也有差别,而计时工资难以体现这种劳动差别。因此,随着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搞活企业内部工资分配,需要把计时工资与 其它 工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利于全面地考核职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把职工的工资与其实际付出的劳动量紧密联系起来,以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计时工资的优缺点

计时工资制的优点

1)计时工资制主要取决于劳动者本人技术业务水准或本人所在岗位(职务)相应的工资标准,而不直接取决于工作物或劳动对象的技术业务水准。

2)计时工资制强调员工本人的技术业务水准的高低,因此,有利于员工努力学习科技 文化 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业务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工作质量。

3)内容和形式简便明确,有较大原稳定性,因此便于计算和管理。

4)计时工资不致使员工工作情绪过度紧张,且工资收入水平取决于既定的工资标准,有较大的稳定性,因此对员工收入、生活水平、及身心健康有较大的保障性。

计时工资制的缺点

由于计时工资只能反映员工的技术熟练程度、劳动繁重程度和劳动时间长短的差别,不能全面反映同等级员工在同一工作时间内支付劳动量和劳动成果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平均主义。所以,企业在实行计时工资时,普遍实行奖励制度,以弥补计时工资制的不足。

计时工资怎么算

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计时工资怎么算?

计时工资分为两种,计算分别如下:

一、小时工资制。小时工资标准按日工资标准除以日法定工作时数求得。

二、日工资制。日工资制就是根据劳动者的日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日数来计算工资。日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按照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计算。即用全年天数减去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之差除以12个月,得出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25.5天),然后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25.5,得出日工资标准。

(二)按照平均每月日历天数计算。即用全年天数除以12个月得出平均每月日历天数(30.4天),然后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30.4天,得出日工资标准。

(三)按照当月应出满勤天数计算。即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当月日历天数减当月法定节假日天数之差,得出日工资标准。

适用范围

由于计时工资是直接以劳动时间计算报酬,简单易行,便于计算;同时,由于各种劳动均可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所以计时工资的适应性强,实行范围广泛,任何部门、任何单位和各类工种、岗位均可采用。其中,最适用于以下行业、企业、车间、工种、岗位:

1、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技术性强、操作复杂,产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多道操作才能完成,不易单独计算个人的劳动成果的行业和工种。

2、主要为生产第一线服务和从事辅助工作,其劳动量不便于用产品产量准确计量的工人和服务人员。

3、劳动量不便于统计计量的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计时计件的工资怎么算

一、正面回答

计时计件的工资计算:

1、计算计时工资。采用月薪制计时工资时,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日工资额×缺勤天数。每月固定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30。每月按21天计算日工资率,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21;

2、计算计件工资。应付计件工资=(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计件单价。根据定额工时数和小时工资率计算应付计件工资,应付计件工资=完成定额工时数×工时单价。

二、分析详情

计件工资就是按照工人的作业量来计算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规定了要在一定时间之内的劳动成果或作业量来计算。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应付工人的计件工资是按产量工时记录的个人或班组完成的合格完工产品产量乘以计件单价计算的。计件工资是指按照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位来计算的工资。时间内的劳动成果来计算劳动报酬。

三、计件工资特点

1、计件工资的显著特点是将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最直接、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够直接、准确地反映出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使不同劳动者之间以及同一劳动者在不同时间上的劳动差别在劳动报酬上得到合理反映。计件工资能够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2、计件工资的实行,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3、计件工资的计算与分配事先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在企业内部工资分配上有很高的透明度,使得工人对自己所付出的劳动和能够获得的劳动报酬心中有数,具有很强的物质激励作用;

4、计件工资收入直接取决于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数量的多少,因此可以刺激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努力学习科学文化,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与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工时利用率,加强劳动纪律,对于企业员工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