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师遗留问题(民办教师遗留问题2020政策)

更新:2023-09-19 06:24:52  分享:wangsihai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民办教师遗留问题,以及民办教师遗留问题2020政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民办教师遗留问题

当然不能,民办教师本身身份就是农民,而不是正式编制,所以是没有什么退休政策的。

只有转正的民办教师,成为公办教师身份,才会按照正式教师退休的待遇处理。而转正是从1985年之后才开始执行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民办教师都会转正,很多也是被辞退,也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离职了。

民师也没有内退的政策,只有退养的政策,但是退养是1985年之后才开始实施的,而且设定的标准也是非常严格的,你的爸爸肯定是不符合条件的。

还是不要想了,找找民政上,是不是有什么低保的措施。

云南民代教师遗留问题何时决解决

已解决。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中国23个省之一,位于西南地区。截止至2022年10月29日,云南民代教师遗留问题已解决,根据云南省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精神,对健在的离岗退养民办教师,离岗退养费按不低于当地公办学校退休教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二。对已去世的离岗退养民办教师,按云南省2012年12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其直系亲属6个月的生活补助。云南民代教师遗留关系到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的切身经济利益、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被辞退后的原民办教师的晚年生活怎么办?

有两个办法。

一是国家给这些人补缴社保,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领退休金了。

二是国家给这些人提高教龄补助到300元,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民办教师按教龄计算补交社保基金,同时结合现有年龄比较符合现有民办教师的实际情况。国家应该出台一个统一的框架政策以显示国家没有忘记那些付出青春、象蜡烛一样付出,为培育 社会 主义新人而付出智慧的老师们。

国家给补交社保,到退休年龄给办理退休。

我是原民办教师,曾多次呼吁要求提高养老补贴。每天起床首先打开手机寻找关于原民办教师的好消息。可每天都在失望中度过

。说实话我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因为我知道已过70的我已经三来日不多了。只于余生怎么过,听天由命吧。

对于原民师的晚年生活这一问题丶我认为国家应台相关的政策丶统一标准丶提高教龄补贴丶对于纳入社保已非常不易丶这部分人任教年数不同有的超过缴费年限丶有的不够丶再让那些年限不够的自己补缴有一定的难度丶(他们大都步入高龄丶收入非常低丶再拿钱缴社保丶有相当大的困难)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补贴标准丶才能使他们老有所养丶病有所医丶安度晚年。他们大都进入古稀之年丶时间所剩无几丶政府不要再拖啦丶他们确实是等不起啦。

被辞退后的原民办教师的晩年生活确属当今 社会 急需解决的一大民生问题,这一群体因在国家最困难时期为农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十几、几十年,把人生最精采的年华奉献予教书育人,为我国如今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他们却痛失在风华正茂之年炼就人生的第一桶黄金的机会,晚年生存处境窘迫必然!

如今这一群体皆步入老龄,事农早已力不从心,且逐年减员,慢慢移出人们的视线。他们的晚年生活,只能靠少得寒碜的教龄补助、后生们的接济度日,别无选择!

国家、地方政府虽未遗忘这一群体,但教补金额巳无法适从高消费的市场经济。就以陕西为例,教补由起初的5元,经数次几毛几分的涨幅,涨至10.44元,今年又涨了0.56元,年教龄总额巳“高”达11元,反正每次的涨幅与元无缘,让人觉得敷衍,像这样的涨幅,要与市场消费相匹配,不知猴年马月,他们是实实在在的等不起了!长此以往,当年被辞的民办教师晚年不当丐帮帮主才怪哩!

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这一版块政策,提高当年撑起农村教育阵地一片蓝天的被辞民师以适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待遇,让他们在晚年活出人应有的尊严!

01:被辞退的原民办教师,大多都老了,大多都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们的养老问题怎么办?

根据国家的指示,各地区都出台了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养老补助政策,这笔钱很少,却成了原民代教师主要的生活来源。多者两三百元,少则几十元,十多年没有改变,就生活来说,肯定不够。最近几年,物价涨得很快,几十块上百块,就决定着原民办教师这个群体生活的贫困。

02:目前,原民、代教师这类群体的状况很不乐观。

这类群体,是上世纪乡村基础教育的遗留问题,他们属于不在计划的民办教师,也就是计划外民办教师。他们属于计划外,就不符合国家民办教师的转正政策,于是他们就被搁浅,被辞退了。

在没有被辞退之前,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一群计划外民办教师和计划内民办教师,公办教师一样,坚守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为上世纪乡村的九年义务教育做出了贡献。由于那个时代,所有教师的待遇很低,老师没有什么积蓄,现在到了他们的晚年,原民办教师没有退休养老金,所以,他们的生活很艰难,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年轻的时候由于超负荷工作,有许多人身体状况很不好。到了老年,吃饭问题,吃药问题,困扰着他们,他们很难办。

03: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是期待研究的问题。

在原民办教师这个群体中,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人,还有劳动能力 ,他们还能勉强种地,还有的能务工挣钱,身体好的,稍微年轻一点的原民办教师,基本上还能自食其力。可是那些身体不好的,常年吃药的,或者卧床不起的老民代教师,他们就比较麻烦。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几个途径解决。一是增加他们的养老津补贴,二是把他们工作时的教龄作为视同工龄,纳入社保,享受退休养老金。三是把这类群体纳入低保,使他们享受低保政策,四是动员 社会 力量,让整个 社会 关爱他们,比如 社会 捐助。

总之,这个群体的人数会越来越少,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他们的生存状况越来越不乐观,这应该引起 社会 的重视。

他她们同属于教育工作者,同为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什么不能享受同等待遇呢?十五年以上的,就应该享受教师退休,医疗保险待遇,这就是 社会 主义新时代公平公正公开廉洁的 社会 主义国家!

被辞退的民办教师的晚年生活怎么办,无非两种情况:

一 得到国家的重视,制定相关的政策,给这些原民办教师的教龄提高补助,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有个基本的保障。

二 自食其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营生,或者靠子女贴补他们的生活所需,勉强度日吧!

这些人把青春献给了国家的教育事业,如今老了,没有了劳动能力,国家不该忘记了他们,让他们的晚年受到国家的照顾是应该的,也是理所当然的。

只能该吃吃该喝喝,又没有给解决的,弱势群体只有这样才是唯一的出路,最终带着遗憾去见马克思

关于民办教师,你想说些什么?

我曾经就是民办教师,我要为民办教师说句话

近来全 社会 都谈论当时的民办教师。我就是当了4年的民办教师,我父亲在60年代文革中被迫害致死,全家被遣送回乡参加农村劳动改造,我成为回乡知青后来当了民办教师,后来父亲平反昭雪。80年代落实政我转为公办教师。虽然我转为了公办教师,但一直都和那些民办教师在一起教学,所以我了解民办教师,对民办教师有感情、有感受更有发言权。

民办教师顾名思义就是农民供养,农民出身的教师。是我们国家的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群,他们在那个时期头上带着“太阳底下最光辉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四化建设的引路人”的光环。当时正是教育改革刚开始的时期,全 社会 尊师重教风气很浓。所以那个时候所有的民办教师尽管工资待遇很低,他们心情很好,干劲很大,都为当时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当然他们的压力是很大的,每年每学期都要参加几次教师整顿考试,教材教法过关考试。还有学生的升学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给教师排名次。还有身边的其他民办教师一个个转为公办,大家想想那时他们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

我尽管只当了很短时间的民办教师,但是我很敬佩民办教师,特别是在这个岗位上干的时间很长,后来因各种原因离开的。他们都年龄已大,除过会教书以外没有其他生存的能力。实在可怜,希望国家能照顾这些人。

老民办教师的辛酸泪,笔者诗情画意"碧血育桃李,烛炬尽燃烧。教育追梦人,居然老来凄"。这就是对老民办教师的真实写照。

字字血,声声泪,酸甜苦辣说不尽:

翻开任民办教师期间的档案资料,所有的教师(包括学历、荣誉证书等)证件,件件都盖上了圆圆的红章、钢印,这就证实了民办教师的身份是完全合法的。

我们的身份不但是国家承认的合格民办教师,而且还在省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编制在册。

我们先后走上光荣而崇高的教育岗位上,乐守清贫,爱岗敬业,成了农村教育的一支骨干力量。几十年来,风风雨雨,历经沧桑,可谓是"蜡烛形象","春蚕精神"。

当初,我们当民办教师的含辛茹苦,辛勤耕耘,甘为人梯勤浇灌,愿作孺子老黄牛。

为了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的民办教师不畏艰难,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尽管在当时乡村办学条件非常贫困,教学环境也非常艰苦,但我们当民办教师的仍然忠于职守,情愿苦吃。白天在破旧的茅草房里为学生上课,晚上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还要熬夜备教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尤其是我们的老民办教师,暑去寒来,始终精忠为教,无私奉献。特别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中,辛勤工作,勇挑重担。为了保"两基",促"两全",以达到国家评估验收。我们情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家家上门精心辅导学习,为的是帮助学员早日脱盲; 户户走访耐心做好家长工作,为的是提高学生入学率。舍小家,顾大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微薄工资仍然忠于职守,愿作人梯,甘为孺子,谱写了教育新篇章。

"春蚕巧织满园锦绣,红烛点燃一代新人"。我们为国而教所付出的心血、汗水值得,人民是满意的。

我们的老民办教师对教育多么挚爱的坚守、苦守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追求美好的教育梦想!

为的是老来有个归宿的指望...

喜逄盛世,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先后出台了许许多多的文件。

一些地方未解决好民办教师问题,一些地方另搞一套。

心寒!心酸!心伤!令人痛心!

如今,老无所养,病无所医!

我们年复年,岁连岁,空望泪尽。

愿望、盼望、希望,仍然渺茫!

我们曾经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人民教师,知法懂法。

"为教贫一生,委屈背在身"。此时此刻的老民师含着辛酸的泪水,喟然长叹: 苦度花甲古稀年 ,等到何日有尊严?

今日盼明曰,日暮催人老。

我们老了!伤不起了!等不起呀!

可怜我们的老民师风烛残年,老弱多病,度日如年哪!

我们的黄花晚节该要有一个心安乐意的归宿,生活待遇要有一个足够的 社会 保障,这是老民师梦寐以求的期盼!

我们要大声疾呼: 解决民办教师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不要再姗姗来迟,遥遥无期等不起呀!

我们也相信 :老民办教师的遭遇能唤醒一些人的良知。

愿国家方针政策能早日得到享受,真正感受到温暖!

民师在特殊时期吃苦耐劳做出了显著贡献。他们不计得失,夜以断日的工作,为我国的 社会 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 社会 的进步也有他们的功劳。在当前形势下,谁能体会到过去?只有付出汗水的人才能终生不能忘怀,这一代人吃的是干草,挤出的确是牛奶,他们任劳任怨,有多少人理解他们的劳苦?我认为:忘记过去等于背判,民师永远是我国 历史 中的一道亮丽风彩线!

本世纪初,随着国家经济的好转,在职,在岗再编的民办教师,基本上转成了公办教师,这部分民办教师终于修成正果,而那部分被一刀切下来的民办教师,和以前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辞退的民办教师,则被称为原民办教师。

已转正的民办教师,他们享受了国家应该给的待遇,所以就不必说了。而那些原民办教师,他们回归农村,回到田野里,耕种农田,自食其力,生活困苦。现在他们最小的也有50多岁了,年龄最大的已近古稀,大多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极其艰难。有的生病无钱医治,只好隐忍着,所以原民办教师的生活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原民办教师也是老师,也同样为乡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是因为没有跨越过转正的那条红线,他们的待遇就跌入了万丈深渊,这难道合理吗?

在乡村的教育中,民办教师的 历史 长达40年,在这40年中,他们在讲台上辛勤耕耘,送走了一批批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这40年中,他们经历了祖国建设最艰难的岁月,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乡村的教育事业,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现在他们老了,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我们难道能忘记他们吗?

国家也给了他们补助,最多的三四百元,最少的几十元。几百元几十元,在我们现在这个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能干些什么呢?能养家糊口吗?所以他们依然在贫困线以下生活,依然捉襟见肘,依然穷困潦倒。他们已经穷了一辈子了,还能让他们再穷下去吗?国家应该提高原民办教师的补助标准,其实他们也没有过高的奢望,只要能生活下去就行。

民办教师的称乎是神圣的,高尚的,教师的奉献是无私的,全心全意的,整个身心全铺在教育上,师生关系相当密切,如父子,如母子,学校的乐园经常回到梦中,幸福的泪水伴梦醒,可以说我非常自豪,我的学生非常优秀,分布祖国多个岗位,有几个学生的荣誉证书都写成了我的名孑寄给了我,每逢过节都有学生来看我,今年端午节来了五个,都是当年家庭最困难的,是我每天每曰硬把他她们拽到学校的,今天都成大材了,临走时,我给每人准备了还礼,5人异口同声:老师就是老师,5人含着泪花走了,望着学生的背影,我自豪,我高傲,我是原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这是特定 历史 时期的一个群体。名称虽有“民办”二字,但是实际上与“民办”二字是不沾边的。民办教师并不是民办学校的教师,而是公办学校的非正式编制教师,实际上,他们是属于编制外教师,工资由集体统筹支付,财政负担一部分或者不负担工资。

一、民办教师形成的 历史 原因

大家应该知道,从1966到1976年,这一段时间,绝大部分大中专院校是处于关门状态中,虽然也培养出了一些大学生,但是由于这些大学生多来自于保送的“贫下中农”子弟,免试入学,基础很差,大学里也学不了多少东西。他们称为“工农兵学员”,学问基本没有。即使这样的人,也是非常少的。

1977年恢复高考,国家对教育开始重视起来。广大的农村学校迫切需要很多老师,但是,国家根本就不能提供具有一定学历的人才充实到这些岗位上。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虽然大中专院校开始逐步恢复招生,但是,由于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的关键事情,哪个行业不需要人才,大中专毕业生不可能回到农村学校当老师。即使回来,与需求相比,也是差得十万八千里。

于是,各地自己想办法。各乡镇村广泛的寻找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农民或者高考落榜的学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这些教师的工资主要是由乡镇统筹,通过提留之类的费用筹集工资款。

二、民办教师的收入和出路

进入80年代以后,国家开始逐步解决民办教师的转正问题。通过考上民师班或者优秀教师直接转正等方式解决了不少民办教师的转正问题。

由于大部分乡镇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充裕的财源,民办教师的工资给的非常低。若不是他们都有土地,是半个农民,那点工资根本就无法养活一家人。实际上,民办教师是属于家人养活的对象。

我88年毕业参加工作,月工资好像是56.5元,而民办教师可能不到10元,后来涨到100多元的时候,好像也就是二三十元吧,这个记不清了。反正是非常非常少吧,如果有老民师看了这篇文章的话,请在评论区里晒一晒吧。

尽管他们的工资收入非常少,但是,因为有“转正”的机会,所以很多民办教师还是咬牙坚持着。

实际上,这段时间正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些民办教师都是有文化的,智力好的一类人,本来就是农村的“头部”,但是,他们的执着,使他们失去了很好的发家致富的机遇。可以用“错失”这个词进行概括。

三、民办教师的遗留问题

尽管很多民办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成功地“转正”了,也算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了,就没有什么遗憾了。但是,也有几种特殊情况

这些人由于大半生都是在民办教师的岗位上工作的,工作期间没挣多少钱,而现在,他们进入了养老阶段,既没有积蓄,又没有退休金,生活遇到了困难。国家虽然解决了一部分退休金的问题,但是数额太少,有点杯水车薪的味道。他们看到和他们一起参加工作的很多曾经的民办教师享受着优厚的待遇,难免会产生一些情绪,我们应该理解,也应该想办法为他们解决一些难题。

毕竟,他们是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献出了他们的青春年华,四十年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与他们呕心沥血的培养出各行各业的合格人才是分不开的。

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

那些在教育战线上辛勤奋战的民办教师们。

关于民办教师,我不想再说什么。

不想说的原因,其一是国家在2O11年己经下发文件,关于民办教师的社保医保问题,这是勿容置疑的!关键是当地政府不执行,无能为力,不说也罢。

其二,原民办教师不能与现在的民办教师混为一谈。原民办教师是清苦了一生的教师。现在的民办教师工资优厚,动辙月工资几万,原民办教师一生的工资加上现在的教龄补贴也不足现在的民办教师一个月的工资,还说什么呢?

不想说的最后一个原因,原民办教师已经老了,为教育事业忙活了一生,工资没有,补贴微薄,生活艰难!党和政府已经看到了,管就管,不管也没有力气去争了!

人过七十古来稀!人生己是最后一站,到了该下车的时候了,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说了!

在中国教育史上,有民办教师的存在和贡献,今天他们大部分成了人民教师,享受了人民教师的一切,还有小部分却得不到一点点的享受!生活还低于全体人民的低保水平,?他们是当时教育事业的重大贡献者, 社会 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教育,现实 社会 其他 历史 遗留问题都解决得很好了!唯有民办教师没有解决!特别是当时在编属于人民教师范畴的那一部分,请l党和政府尽快予以解决,应当给予人民教师的一切待遇!

做为民办教师的一员,关于民办教师,想说的话还真的不少,这里只说这几点:

民办教师的定义: 民办教师是中国特定 历史 条件下形成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几十年来,广大民办教师热爱党,热爱 社会 主义,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忠于职守,辛勤工作,任劳任怨,为我国农村教育和农村 社会 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是 民办教师是农村中小学(含小学附设的学前班)没有正式编制的“临时”代课人员。

民办教师是原民办教师的前身,不同于代课教师。 以甘肃省为例,1984年年底以前的是所谓的计划内民办教师,只要仍在岗任教、年龄在60周岁以内,在九十年代末期相继转为公民教师,超过60周岁的被办理了离岗退养;1984年年底至1992年9月30日任教的是“计划外民办教师”(依据1992年8月6日教人发【1992】41号文件)。2003年9月25日采用了“一刀切”清退了“计划外民办教师”。“民办教师”退出了中国教育的舞台,成为 历史 的称谓。自此公办中小学而出现的临时代课人员都是代课教师。

如今,因故离岗、未被“民转公”的计划内民办教师及“计划外民办教师”统称为原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是有资格认证的。 民办教师不是谁想当就可以当的,也是有相当的录用条件: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家庭出身好,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并通过考试,择优录用。再由县教育局颁发“民办教师任用证”。教学期间还要自学、函授、培训获得一定的教学资格,与公办教师具备教育教学专业人才如出辙。

(原)民办教师的待遇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撑起中国农村教育“半边天”的民办教师,是一个庞大的师资群体。从新中国诞生就开始出现,在我国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的近半个世纪里民办教师从稚气未脱的青年人都变成中老年人了。

如今最大的问题便是养老。而各地对清退的民办教师还是以教龄补助的形式发放养老金,即每月是每年教龄的8元,或10元,或20元。这个养老补助执行的还是1986年《教师法》颁布实施时教龄津贴的标准。完全与当今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物价涨幅水平相差甚远。迫切希望将教龄津贴提高到每月至少100元,让民办教师们心理得到安慰,进一步得到养老的保障。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教育,基本是清一色民办教师。我的启蒙老师王志强她便是其中一位,王老师身担班主任丶语文课丶数学课丶劳动品德课,她每天到校进教室就是一天,批改作业不从拖延,当面教改。有同学跟不上,她会带家义务辅导,然后送学生回家。我从八七年高中毕业回家乡中学也作了一名民办教师,是通过县统一考试然后颁发《民办教师任用证》

才上岗,担任初一四班班主任教语文课,后来因有老师病或休产假,又陆续兼任过 历史 丶地理丶生物丶外语(曰语)课,那时校长也兼课教毕业班政治。全校四五百名学生,老师二十几位,一大半是民办老师。民办工资每年840元,还是自己下村去讨。我在3个村有欠工资四五千,直到14年在民师上访催促下才给付清,而我己下岗十二年了。其实作为曾经的一名民师和曾经民师的学生,想说得太多太多了。最后愿中国民师这个特殊的教育队伍,会有公正公平的待遇!

我这里的民办教师,除了被各种原因辞退了的,其余已全部转正了。 以前有文件规定:凡86年前任民办教师的都可以转为正式公办教师。但后来还是缺教师,于是又有一个新名称叫民办代课教师。这个似乎与代课教师是有区别的。后来民代又全转正了。

被辞退的民办教师,国家已出台了相应的补助政策,被养老遗忘的角落:应该是那些 原公办被辞退的教师,他们也为教育作出过贡献,有些甚至是领导。这些老师如果原来是农村户口,那么因为成为农转非后户口已添出,这部分人连田地都没有,公职又丢了。现在人老了,养老问题如何解决呢?

民办教师遗留问题?

民办教师当然要下岗了.

关于这个(教师下岗)的实际情况看,主要得注意的问题有几点:

1.老师怎么进学校的(要是不是分配的就不好说);

2.是不是正式的教职工(合同的就不好说了);

要是以上都成立,那么就得去试试官司了

根据切实的情况,也可以到学校去私了。要协商不成就需要打官司,像这样的官司,你可要求学校为你办理正式退休手续至少要交社会保险,这样你就可以领取养老金.(这都要前面几点都成立才行)。

但是,如果学校情况太差,无力办理,最差要求其一次性对你进行补偿5万元.依据是60岁至71岁(全国平均寿命)期间的基本工资.(国家一般也是按到80岁的年龄算的)。

教育厅一九九一年文件规定,一九八六年以前辞退的民办教师,按一年一个月工资补发,是理智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基本正确决策。

1992年8月7日,国家教委、国家计委、人事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民办教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又进一步明确规定:“民办教师原则上由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或县乡共管,以县为主。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定民办教师的任职资格并任用民办教师。 乡镇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民办教师的考核、培训、奖惩、待遇和乡(镇)内调配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未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乡村和学校不得擅自任用或随意辞退民办教师。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要是上面的5条成立的不到3个的话,那官司赢的可能性不大。这样到学校去解决这问题也就难了,学校既然这样做了,他就有准备的。

对了,是合同满期了,学校他不要你那很合理。学校的做法就没错了哦,你是签的合同的嘛。要是你的集资房的手续都在的话,那么学校是没权收回了。

相关法律 :

教师权益的法律保护与救济 教师所享有的合法的权益,是由国家的强制力量保证其实现的权利。从广义上讲,加强保护教师的立法,使我国的教育法律日趋完备,是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同时,加强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使每一个教师都能懂得自己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以便正确地行使教师的权利,自觉地履行教师的义务,这也是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应该指出,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是各个执法部门的一项共同任务。一项权益的法律保护,包括法律的事前规则和法律的事后救济。法律的事前规则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判断、衡量人们行为的是与非,从而影响全社会对自己行为人的价值判断;法律事后救济的功能是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损害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当然,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法律对教师保护的事前规则。 在实践中,教师权益的法律保护,主要指当教师的权益受到非法侵犯时的事后救济,即法律对其权益予以恢复和补救的相关法律制度和程序。 (一)教师权益的民法保护 教师的财产权和人身权是我国民法保护的重点内容。在民法学上,财产权是物权的一种,分为自物权和他物权两大类。自物权是所有权,是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他物权是非财产所有人在他人财产上设定某项权利的物权。人身权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按照权利的性质不同,人身权可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前者主要指法律赋予权利主体为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尊严所必需具备的人身权利。如教师的健康、名誉、姓名等;后者是指为法律保护的基于民事主体某种行为、关系所产生的与其身份有关的人身权利。如教师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光荣称号,就是一种与身份权有关的荣誉权。

中央最近解决原民办教师的新文件

近年来,原民办教师的历史遗留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原民办教师队伍中也是引起了热烈的讨论。1997年国家发布《国务院办 公厅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必须尽快落实好原民办教师的辞退及补偿工作。在该文件发布之后,各省、市、自治区迅速行动,按照国家制定的“关、 转、招、辞、退”的方针,开始对原民办教师的问题进行逐步解决。经过各地的努力,在二十世纪末已经基本解决了原民办教师的辞退等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国家教育部门又陆续发布了系列文件,主要是要求各地解决好原民办教师的养老问题,当然,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教龄补贴。在教育部门出台这些政策之后,得到了各地民办教师的一致好评,也让他们对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了更大的希望。

关于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和民办教师遗留问题2020政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